当前位置:首页 > 工作动态 > 校园快报

礼乐溯源传华夏风骨,周原探秘启智慧新章 ——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一年级秋季研学之旅壮志扬帆

所属分类:校园快报 阅读次数:219 发布时间:2024-10-27

金秋十月,层林尽染,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高一年级迎来了期待已久的秋季研学活动。同学们满怀激动与憧憬,踏上前往宝鸡周原的文化探索之旅。

周原,这片古老的土地,承载着华夏文明的灿烂记忆与礼乐的深厚底蕴,在秋阳的照耀下,焕发出璀璨的光芒。本次研学活动安排丰富多彩,旨在让学生们领略周文化的博大精深,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力量。

集结号角——振奋心灵的动员讲话

清晨七时,校园内充满了蓄势待发的气息。崔建功副校长在集合之际为同学们做了铿锵有力的研学动员讲话,激励大家带着求知的渴望和探索的精神,投身这次难得的文化之旅。话语间洋溢着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,令每一个在场的学子心中燃起不灭的热情。

 

图为动员讲话

此次研学的带队领导和老师有:李赞副校长、崔建功副校长、教务处副主任、高一年级组长李夏柔老师、德育处蔡妮老师以及高一年级全体班主任。

分组登车,清点人数后,伴随着阵阵笑声与欢呼声,研学车队徐徐驶出,踏上了通往文化圣地的征程。

君临周原——礼乐迎宾,感受古风遗韵

九时半,车队抵达宝鸡周原南门。古色古香的迎宾礼在悠扬的钟鼓声中隆重展开。悠长的乐声仿佛在诉说着礼仪之邦的千年历史,同学们肃然起敬,眼前的景象将周代的礼乐文化娓娓道来。

紧接着,同学们参加了《拜周公学周礼》的体验活动,在庄严的诵读声中学习拱手礼,向一代元圣周公致敬。那时光中穿越而来的仪式感与文化厚重,仿佛让人一瞬间回到了古老的礼乐时代,同学们对中国传统礼仪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敬仰。

 

图为研学旅行活动合影

庄严明堂——步入殿堂,感受礼制辉煌

清雅威严的殿宇之中,庄重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。导游深入浅出地讲解着明堂的历史用途及建筑特点,让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当年庄严的朝觐场景,感受到周代礼制的恢宏大气。

历史长廊——探寻姓氏起源,追溯文化渊源

十一时半,中轴文化参观拉开帷幕。步入周人迁徙的立体地图雕刻,走过象征姓氏文化起源的长廊,同学们仿佛在时间长河中行走,细细品味着中华姓氏的源流。

立于何尊广场,触摸古代青铜文化的斑驳痕迹,这些跨越千年的文化遗迹让人对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赞叹不已。

 

图为中轴文化参观

午间歇息——共享美食,放松身心

十二时,研学活动暂时告一段落。同学们在指定地点享用团餐自助,品味午餐的美味之后稍作休息,为接下来的活动蓄足精力。

游乐场欢腾——放飞心情,挑战极限

午后,游乐场内欢声笑语不绝。过山车的速度、飞旋塔的惊险、醉摇杯的眩晕,带给同学们无限的乐趣与挑战,舒缓研学的疲惫。

青铜工艺——亲手铸造,领悟古代智慧

两点整,青铜器DIY活动如期而至。青铜器,这一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,通过同学们的双手,得以在此重新焕发光彩。

参与制作过程的学生们,全神贯注于每一个细节,在打磨与铸造之间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。这不仅是一项手工活动,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,让学生们对青铜工艺有了全新的认知和感悟。

漆扇工艺——泼墨挥毫,展现东方美学

下午三点,漆扇制作活动开始。同学们以漆为笔、以水为墨,细腻地将心中所想化作扇面上的画卷。

追溯古迹——探访周公庙,汲取圣贤智慧

研学的最后一站是周公庙。下午三点半,同学们步入这座古老的人文圣地,随着导游的讲解,周公庙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如画卷般徐徐展开。

同学们在这里不仅了解了周朝的发展脉络,也从古代先贤的人生智慧中汲取精神养分,树立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念。

班级总结——交流分享研学收获,共赴新征程!

晚上七点,回到班级,同学们对此次研学的收获进行了交流,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感受,每个人的脸上充满着笑容,那是对充实的研学之旅的总结,也是对新征程开启的希望。

 

图为班级总结

通过此次研学活动,同学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,更深刻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。宝鸡周原之行,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程,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,一次文化的探寻。在这片千年古地上,中华文明的光辉依旧熠熠生辉,激励着六十六中的学子们在未来的求知道路上勇敢前行,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!